首页
十二星座网中国民俗历史

清朝重大历史事件 清朝时期发生的事件

2017-07-10 16:24:50作者:网络

  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的国家,由于当时清朝的一些不好的统治,导致当时清朝的思想以及科技都比西方更加的落后,但是不得不说清朝的历史对于后面的民族发展也有着一定的贡献,下面我们一起去回忆一下清朝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吧。

历史

  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逐步统一全国。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840年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多遭列强入侵,主权严重丧失。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自此之后,中国进入了民主时期。

  国家名称:清朝
  外文名称:Qing Dynasty
  简称:清
  所属洲:亚洲
  首都:北京
  主要城市:盛京,北京,广州
  国歌:《巩金瓯》
  官方语言:满语,汉语,藏语,蒙语
  货币:乾隆通宝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领袖:努尔哈赤,皇太极等
  人口数量:三亿四千万(1912年)
  主要民族:汉、满、蒙、回、藏等
  主要宗教:喇嘛教,佛教等
  国土面积:1300万平方千米
  行政机构:军机处,六部
  军事制度:八旗制度
  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国旗:黄龙旗
  重要贡献:奠定中国版图

  事件
  清初
  萨尔浒战役
  萨尔浒战役明清之际重要战役。也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萨尔浒之战本由明方发动,后金处于防守地位,然而该役竟以明军之惨败而告终,并由此成为了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役之后明朝对后金之战略态势由主动变为被动,明帝国于东北地区的藩篱逐渐丧失,日后虽调兵谴将、征加粮饷却再也无法获得对后金的战略主动权,并直至王朝覆灭。
  名称:萨尔浒战役
  地点:萨尔浒
  时间:1619年3月1日
  参战方:明朝、朝鲜、叶赫部;后金
  结果:后金大胜,掌握战略主动权
  参战方兵力:明军10余万;后金六万多
  伤亡情况:明军及附属军队死伤约5,0000
  主要指挥官:杜松、杨镐、刘铤;努尔哈赤

  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中文名:八旗制度
  外文名:The Eight Banners system
  民族:满族
  创建者:努尔哈赤
  组织基础:牛录

  松锦大战
  松锦大战,又称松锦之战、松锦大会战,由皇太极发动,各投入十多万大军,从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军围困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军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共经历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三万残军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明朝在关外的城池悉数陷落,仅剩孤城宁远。此役是明清双方最后的关键战役,以后明朝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

  名称:松锦大战
  地点:今锦州市
  时间:1640年-1642年
  参战方:明朝,清朝
  结果:明军战败
  参战方兵力:明军约13万,清军约11万
  伤亡情况:明军53783、清军约14000
  主要指挥官:洪承畴、皇太极
  战果:明朝辽东防线仅剩下山海关、宁远
  明朝其他将领:杨国柱、唐通、祖大寿、吴三桂等
  清朝其他将领: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等

  清军入关
  清军入关是指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中国东北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广义上是指1644年清军入关后镇压农民军、消灭南明诸政权等汉族反抗武装的一系列由北至南的统一中国的战争。它标志着清王朝在全中国统治的开始。
  名称:清军入关
  地点:山海关
  时间:1644年
  参战方:清军,明军,大顺军
  结果:清军入关,统治全国
  主要指挥官:多尔衮,吴三桂,李自成

  嘉定三屠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军再下剃发令,令十天之内,全国百姓一律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严重伤害汉族百姓的民族感情,纷纷起而抗清。其中嘉定人民的抗清反剃发斗争尤为顽强激烈。分别于同年六月十三日、六月十四日、八月十六日三次遭屠城。史称“嘉定三屠”。

  扬州十日
  指发生在清顺治二年四月(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着《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扬州死难八十万人。
  扬州在激烈抵抗后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封刀。“烟花三月下扬州”,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令人怆然泪下。
  辛亥革命前夕,留日学生把列为《四库》禁毁书、在国内湮没无闻达250年之久的《扬州十日记》从日本印了带回中国,“希望使忘却的旧恨复活,助革命成功(鲁迅《杂记》)”、“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是扬州史公祠飨堂前的楹联。

  反清复明
  国语辞典记载所谓反清复明是指:“推翻满清统治,恢复明朝王室。”后引申为推翻异族统治,拯救中华。如:“以前不知有多少人为了反清复明,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反清复明是明朝被清朝灭亡以后,中国境内一系列反抗清朝满族统治而要求恢复明朝汉族政权的运动。其中有明郑在台湾的郑氏和清初朝鲜李氏王国的“反清复明”,还有三藩之乱时吴三桂打出的反清复明旗号。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关后需要对付李自成起义的力量和南明政府的反抗,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但20年后,南方驻云南的吴三桂、驻广东的尚可喜、驻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与清廷分庭抗礼。其中吴三桂势力最大,不仅在经济上是中央政府沉重的负担,而且威胁到清政权。平定三藩,对于清廷来说,是真正完成统一、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名称:三藩之乱
  地点:中国南方、西南地区
  时间:1673年-1681年
  参战方:清朝、三藩势力
  结果:清军大胜,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主要指挥官:康熙、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

  盛清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中国大陆、台湾等地的史学界及教科书中,将康、雍、乾时期称为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西方传统史学界亦认同这种说法,或称这段时期为“High Qing”,即清朝高峰时期。在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但因制度僵化,闭关锁国,使得这一局面无法长久。

  中国礼仪之争
  中国礼仪之争,指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背违天主教义的争议。狭义而言,这是指康熙与传教士就儒教崇拜引发的争论,教皇克雷芒十一世当时认为中国儒教的帝皇及祖先崇拜违反天主教义,支持多明我会,打压耶稣会,结果引发清朝廷反制,严厉限制传教士活动。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消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的禁令。

  盟旗制度
  清朝为分化蒙古族,控制其上层贵族而实行的政治制度。天命九年(1624)后金统治者对归附的蒙古部众,按八旗组织原则(见八旗制度),在其原有社会制度基础上编制旗分,后复以此办法陆续安置归附的蒙古诸部。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部蒙古返归中国后,全蒙古部众悉数被纳入盟旗体制。此制自初置至完备,历时一百四十多年。

  文字狱
  文字狱是指封建社会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严重者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遭满门抄斩乃至株连九族的重罪。文字狱历朝皆有,但以清朝最多,据记载,仅庄廷鑨《明史》一案,“所诛不下千余人”、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就有10多起较大的文字狱,被杀人数之多可想而知。
  中文名:文字狱
  外文名:Literary inquisition
  起源:最早记载为司马迁所记春秋之事
  兴起缘由:迫害文人,排除异见
  鼎盛时期:清朝
  受害名人:苏轼、顾炎武、年羹尧等

  摊丁入地
  清代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亦称“摊丁入亩”或“地丁合一”、即将丁银摊入田赋中一并征收。是清雍正年间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措施。

  耗羡归公
  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徵钱银,更称为火耗或耗羡,但耗羡的范围大於火耗,耗羡还包含雀鼠耗等。
  徵纳运京的米谷,被雀鼠偷食损耗,称为雀鼠耗。汉朝时,每缴粮食一石,加耗两斗,后汉隐帝时,雀鼠耗由纳粮一石加耗两斗增到四斗。
  雍正二年正式实施耗羡归公,最早在山西推行,二年七月,正式推广至全国,将明朝以降的“耗羡”附加税改为法定正税,并制度养廉银,用意在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

  雅克萨之战
  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俄方称之为1649-1689俄中边境冲突(俄语:Русско-цинский пограничный конфликт,1649-1689),朝鲜则称之为罗禅征伐(朝鲜语:????/罗禅征伐)。

  名称:雅克萨之战
  地点:黑龙江省及今阿穆尔州
  时间:1653--1689年
  参战方:中国清朝、俄罗斯帝国
  结果:清朝战胜,签订《尼布楚条约》
  主要指挥官:萨布素,托尔布津

  三征噶尔丹
  沙俄政府在雅克萨失败以后,并不甘心,就在《尼布楚条约》签订的第二年,又唆使准噶尔部(蒙古族的一支)的首领噶尔丹进攻漠北蒙古。那时候,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游牧生活。自从噶尔丹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的其他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抵抗一陈失败了,几十万的漠北蒙古人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

  多伦会盟
  多伦会盟指的是清朝康熙帝为调解喀尔喀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加强北方边防及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伦诺尔(今多伦)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的会盟。标志着外蒙古纳入了清帝国的版图。

  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十全武功
  指清乾隆时期的十次重大军事行动,为乾隆帝自我夸耀之词。乾隆五十六年(1791),廓尔喀(今尼泊尔)再次侵入西藏。是年冬﹐清政府命福康安等率兵入藏﹐败廓尔喀兵。次年五月﹐廓尔喀请降。当清兵凯旋之际﹐乾隆帝欣然回忆他即位后五十七年(1735~1792)间在边疆地区建立的十大武功。因作《十全记》以纪其事。十全武功指:两平准噶尔,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平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乾隆帝并因此自称“十全老人”、并创造了十全县。
  清平定准噶尔叛乱之战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在清代文献中通称为平定准噶尔。这次战争,起于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迄于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迭经三朝,历时70年,最终弭叛息乱,取得了完全胜利。

  名称:平定准噶尔
  地点:中国西北
  时间:1690年-1757年
  参战方:清朝、准噶尔贵族
  结果:清朝最终胜利,平定西北。
  主要指挥官:康熙、雍正、乾隆、准噶尔贵族

  大小和卓叛乱
  大小和卓之乱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发动的叛乱。大、小和卓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两位着名的伊斯兰教领袖。大和卓是指波罗尼都(?一1759年),新疆喀什噶尔人,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长子。小和卓指霍集占(?一1759年),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幼子。和卓是波斯语的汉语音译,意思是“圣裔”,就是专指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的子孙,后用来称呼伊斯兰教学者和大阿訇。大小和卓之乱的平定标志着清朝全国统一战争的完成,是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之一。
  名称:大小和卓之乱
  地点:今中国新疆西南、塔吉克斯坦东部、阿富汗东北
  时间:1757年-1759年
  参战方:清朝,大小和卓
  结果:大小和卓战败,清朝完成全国统一
  参战方兵力:霍集占一万余人、波罗尼都五千人以上、清朝后期最大兵力约二万人
  主要指挥官:大小和卓,兆惠,阿里衮

  闭关锁国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它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清朝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

  大小金川之战
  大小金川之役是清乾隆帝两次派重兵镇压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金川和小金川等地藏族的事件。最终以清朝的获胜而告终。
  名称:大小金川之战
  地点:四川
  时间:1747~1776年
  参战方:清军;大、小金川土司军
  结果:清军平定大小金川
  主要指挥官:阿桂、张广泗;莎罗奔、僧格桑

  林爽文事件
  林爽文事件,台湾清治时期三大民变之一。1786年1月16日因台湾知府孙景燧取缔天地会,逮捕天地会领袖林之叔伯,林爽文率军劫狱反抗,号称50万众响应,1月18日(阴历11月29日)攻下彰化,杀台湾知府孙景燧,进驻彰化县署,自称“盟主大元帅”、1月20日(阴历12月1日)北路的王作、李同也率众响应,杀淡水同知。又向北攻下新竹竹堑城。建号“顺天”,往南攻打诸罗等地,福建陆路提督署台湾兵备道柴大纪力守。凤山天地会领袖庄大田亦集众起兵响应,至2月全台除南部台湾府、诸罗,中部海港鹿港外均陷落。但是因军纪不良,桃园、新竹、苗栗等地的客家居民被迫以乡勇形式组织义民团练,抵抗林爽文军队保卫自己的家乡。在新竹地区,则有陈紫云领导下,转战新竹苗粟等地。事件平定后,乡民捡集新竹死难客家乡勇骨骸共二百多具,合葬于枋寮。

  川楚白莲教起义
  清嘉庆初年的农民起义。最早参加者多为白莲教教徒。始爆发于川楚陕边境地区,后波及川、楚、陕、豫、甘等省,历时九载,是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展开阅读
共有2条信息1/212下一页尾页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财运
姻缘分析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测你八字命定的财运、感情、事业 :

为男女双方测定姻缘,并给予相处建议,婚前合婚把握良缘,婚后合婚恩爱如初。

财帛非定数、求财有玄机,解析流年财富运势,把握旺财机遇。

透视你一生的感情状况,与对象是否有感情危机?你的感情运如何?

更多推荐

八字精批

八字精批

解读八字命盘,助你趋吉避凶。

立即测算

八字合婚

八字合婚

预测两人发展结果,防患不幸。

立即测算

红线姻缘

红线姻缘

有缘人,请点击查收属于你的一生姻缘。

立即测算

姓名详批

姓名详批

揭秘姓名吉凶,掌控运程机遇。

立即测算

测车牌号

测车牌号

车牌号码对你的事业等方面影响如何?

立即测算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